汇聚学前精粹,助力幼师腾飞
学习形式: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入校后进入专业学院学习。学习期间实行学分学绩制管理,学生可根据本专业指导性培养方案,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由选择课程、教师、授课时间、学习年限,提前修满学分和学绩者可以提前毕业。学分学绩制充分调动了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让学生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
培养目标: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熟悉儿童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学前卫生学和幼儿园课程论等的基本理论知识与幼儿园工作业务流程,具备一日活动组织、日常教学、保育等一线工作任务所需技能的应用型学前行业人才。。
培养要求:
1. 能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2. 能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并渗透教育。3. 能及时处理幼儿的常见事故,危险情况优先救护幼儿。3. 会制定阶段性的教育活动计划和具体活动方案。4. 能为幼儿提供更多的操作探索、交流合作、表现的机会。5. 能建立班级秩序与规则,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6. 能与家长进行良好的交流沟通,与同事团结协作,具有耐心细致的职业素养。
主干课程:
分为通识教育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等。通识教育必修课: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形势与政策、 普通话、体育、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名著选读。专业必修课: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儿童卫生学;音乐基础;学前教育学;幼儿游戏理论;幼儿园课程理论;钢琴演奏;舞蹈基础、儿童画、儿童舞蹈等。专业选修课: 学前教育史; 幼儿手工; 少儿舞蹈创编;儿童歌曲伴奏;儿童文学等。此外,为开阔学生视野,掌握各类思维方法,实现跨学科交叉,拓宽知识基础,鼓励学生修读选修的通识教育课程须远离本专业相近课程。
专业特色:
1. 突出“专业+技能”的培养特色,通过“校-(幼儿)园一体化建设”办学模式,把专业课知识与幼儿园实际应用相对接,培养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 2. 突出“六能六会”的艺术特色。培养具备能唱会跳、能弹会画、能演会讲、能说会做、能教会研、能创会导的综合型人才。 3. 突出蒙氏教育特色。培养具有蒙氏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的专业性人才。
就业去向:
该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到全国的大、中、小型幼儿园、小学等从事小学教师、幼儿教师工作,也可到早教机构从事早教相关工作。
教师风采:
隋雪:心理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教授,硕士生导师。
巨金香:讲师,东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青岛滨海学院教育学部院长,附属幼儿园园长。主要担任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儿童心理学等幼儿教育 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兼职心理咨询工作,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曾参与国家教育部十五重点课题《促进幼儿创造人格与创造能力的行动研究》的研究,还参与过《幼儿健康教育研究与探索》 、《幼儿园民间游戏的研究》等课题,正在主持山东省省级课题《青岛市3-6岁幼儿心理健康调查研究》。
郭中兴:教授,钢琴高级调律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乐器分会会员。曾被评为市级骨干教师、市级优秀教师、教学能手。 科研情况: 2002年负责的山东省职业教育95重点课题《美育的特点与实施途径的研究》,获得山东省职业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论文《以积分制改革考试制度》收录在中央教科所编辑、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如何实施素质教育》一书,在《中国基础教育》、《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等杂志上先后发表论文6篇。编写教材《大学人文教程读本》一部(副主编)。是院级课题《德育与美育相结合 模式的研究》、省级课题《校本德育课程的开发与研究》课题组主要成员。
宋梅华:女,1988年7月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系学前教育专业,副教授。2005年3月来青岛滨海学院任教。先后担任《教育学》,《学前教育 学》,《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学前游戏理论》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同时担任班主任工作。曾多次被评为“优秀班主任”、“就业指导先进个人”。 近两年的科研成果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2011年8月参与编写出版《和孩子共同成长》、《幼儿园适宜性发展活动方案》教科书共计50册;2012年参与国家级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和省级2项科研课题。2013参与校级科研立项1项,并 发表了阶段性的科研成果。2015年参与教研室科研团队申请的山东省科研立项3项(1项重点项目,2项一般项目)并在研中。
高俊敏:中共党员,讲师,毕业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大学艺术学院音乐教育专业。现为中国合唱协会会员,青岛开发区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现任青 岛滨海学院教育学部幼儿教育教研室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钢琴演奏和音乐基础课教师。主要研究方向钢琴、声乐、合唱指挥和音乐基础教学。 科研情况:2005年9月所撰写的论文《浅谈意念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获得山东省第一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优秀论文评选三等奖;2010年与葛剑老师合著的教学论文《“哼鸣”人人知道的练声秘 诀》刊登在《中国艺术教育》第一期杂志上。2007年德育论文《班主任工作中的情感效应》收录在青岛滨海学院《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论文集》一书中。
赵彩霞:讲师,2005 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现任教育学部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主要担任学前教育学、幼儿园课程、儿童心理学等 课程的教学工作。曾获“青岛滨海学院优秀教师”“大学生科技文化节优秀指导教师”“青岛滨海学院专升本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 曾参与山东省省级课题《青岛市 3-6 岁幼儿心理健康 调查研究》,发表论文《荷兰高校科研评估的特点及启示》、《试谈幼儿园教师的情绪管理》、《教师在幼儿同伴互动学习中的支持策略》、《大三学生干部职业倦怠的管理因素分析》。
张超: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专业,曾在北京舞蹈学院进修舞蹈编导专业,现为青岛滨海学院教育学部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师。主讲的 课程包括:芭蕾集训、中国古典舞、中国民族民间舞、舞蹈编导与剧目排练课程。持有山东省舞蹈考级高级教师资格证书、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考级教师资格证书、北京舞蹈学院芭蕾舞考级教 师资格证书、中国舞蹈家协会高级教师资格证书,并担任青岛开发区舞蹈家协会副主席。
杨思墨:女,中共党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高级育婴师。硕士毕业于学前教育学专业,研究方向为学前儿童心理发展。 学术科研: 论文《学前儿童关系攻击现象探析——基于文化学角度的解读》发表于《教育导刊(下半月)》2013年第11期; 论文《大学生情感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发表于《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第3期; 论文《幼儿民族文化教育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发表于《教育教学论坛》2015年第4期; 2013年参与湖北省教研室“十二五”课题《地方民俗文化教育与幼儿园活动课程相互渗透和融合的研究——艺术领域中的研究》(立项编号:B11YJ033),获湖北省学前课题研究初步成果奖 、湖北省学前教育课题成果交流展示活动一等奖; 2014年参与山东省胶州市教体局教科所市级课题《幼儿园户外活动中自制体育器械的应用》。
徐晓坤:女,中共党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毕业于西华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专业,学前教育基本理论方向,获教育学硕士学位。现任青岛滨海 学院教育学部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主讲《学前教育史》、《儿童文学》等课程。 学术科研: 2013年,参加西华师范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通过对四川省的幼师招聘现状进行调研,发表论文《跨专业学前教育硕士面临的困境及其对策研究》。 2012-2015年,在读研期间,于省级期刊上发表论文7篇。
秦姜艳:女,中共党员,2015年硕士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专业,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学基本原理。 学术科研: 论文《对我国幼儿园绘本教学活动热潮的冷思考》,发表于《学前教育新视野》 论文《幼儿园教师职业压力来源及其应对策略》,发表于《学前教育研究》 参编教师考试用书《学前教育原理》 参编《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与设计》
顾娟:女,中共党员,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2009年本科毕业于应用心理学专业,2012年研究生毕业于教育学原理专业。 学术科研: 论文《道德挫折视域下“好心没好报”现象探究》发表于《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论文《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材比较分析--以苏教版和人教版为例》发表于《语文学刊》 论文《我国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运用的实证分析》被“2011年长三角教育学科研创新研究生论坛”录用。 2010年-2012年参与主持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课题项目和淮阴工学院教育教学研究课题项目; 2013年担任2013年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南京市0-3岁早教机构现状的调查研究》指导教师。
孟梦:女,2013年毕业于乌克兰国立师范大学艺术学专业 获博士学位。曾担任南乌克兰国立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钢琴系主任、博士生导师。 2014-2015年担任北京ISPIANO科技有限公司音乐教育总监 学术科研: 留学期间先后在乌克兰音乐科学教育研究院、国际音乐周刊、俄罗斯音乐科学杂志、国家音乐出版社及欧洲国际音乐科学实践杂志发表论文:《室内乐在教学中的发展因素》、《音乐教育理 论机制实践和探索》、《高等音乐教育实践教学方法论》、《钢琴现代派音乐的创作手法和演奏技法》、《创作教学在音乐教学中的意义》...等十余篇论文,其中三篇收录于欧洲国际音乐科 学研究院图书馆。 获奖情况: 2009年 获第八届乌克兰国际艺术家钢琴比赛优秀奖 2012年 由第五届国际音乐科学实践研讨会授予“优秀青年学者”称号
孔海清:毕业于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获教育学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幼儿教育基本理论,曾在幼教一线工作多年,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曾 参与省级课题《贵州省教育资源配置研究》,发表主要论文有《试论幼儿教师专业化的特点及实践中的主要障碍》《试论幼儿园一日生活及教育》等。 现为教育学部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主讲《教育学》《学前教育史》等课程。
姜晓丽:女,硕士,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原理专业学前教育方向。主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等实践教学工作。 学术科研: 2004-2005年参与导师徐莉博士带领编写的《幼儿园教师用书》。 2005年12月参加国家教育部师范司《教师培养模式改革》中的广西子课题,做调查并撰写形成调查报告; 2006年1月于《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发表文章《我国教师专业化途径初探》; 2006年1月于《继续教育教学与研究》(第二辑)发表文章《“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角色转换》; 2007年3月参与课题《广西特有民族育儿习俗研究》的调研与撰写; 2007年3月于《科教文汇》发表文章《浅议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 2007年7月毕业论文《瑶族村寨中的育儿习俗——金秀大瑶山的个案研究》被评为优秀毕业论文; 参与编写《民族学前教育学》一书; 参与编写《在文化的浸润中:民族民间育儿习俗的教育人类学观察》,于2012年6月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014年11月,论文《幼儿教师成长的摇篮——以青岛滨海学院附属幼儿园为例》,在西海岸学前教育联盟学术研讨会论文评选中获三等奖;
邵玮:硕士研究生,中共党员,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方向是美术教育理论。2010年在首届湖南省工笔画论坛论文集中发表论文《赏 析王炳炎画笔下的湘西女子》,2011年在大众文艺发表论文《小学美术课外活动中“因期设课”教学初探》,2011年在雕塑杂志发表论文《观阿尔普作品之感想》,并且参与了《丹青无边—— 虫二居藏中山籍名人书画作品集》的绘画赏析工作。
教学设施:
蒙特梭利实训教室建成于2005年。共配有蒙台梭利实训室材料 132套,幼儿实训材料107套。本实训室以幼儿为中心,运用蒙台梭利教具对儿童进行日常生活教育、感觉教育、数学教育、语言教育以及科学、文化、史地等自然人文教育,开展相关教学活动设计。在此教室可以进行蒙台梭利教学法、幼儿科学活动设计、幼儿语言活动设计、幼儿社会活动设计等的课程教学;也可以进行日常生活教育活动设计、感觉训练活动设计、科学教育活动设计、语言教育活动设计等实验/实训项目。
电钢琴教室,
又称为音乐教室,是利用控制系统,由多台电钢琴,音乐辅助教学系统和音乐制作软件而构成的一种音乐教学形式。我校的电钢琴教室建于2006年,共有电钢琴25架,满足了教学和学生练习的需要。它集视、听、练为一体,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强了学生兴趣,减轻了教学强度,提高了教学质量。
钢琴实训教室成立于2005年,分为19个教室,每个教室1架钢琴,共有19架钢琴(其中教师钢琴2架),主要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学习场所。定期对琴房内设施进行维护保养,不仅保证了设备100%正常使用率,而且延长了教学工具的使用寿命。良好的实践环境使学院师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这从近几届毕业生就业单位的反馈意见中得到了体现。
我校形体训练房2005年建立并投入使用,现使用面积约70平方米, 整个实训室采用了专业的地板,壁镜,把杆。配备有音响、吸尘器等设备; 能进行《形体训练》、《健美操》、《礼仪》、《瑜伽》、《舞蹈》等课程的实训。形体房训练内容主要以民族舞与基训为主。主要包括身体软开度的训练、在开、绷、直、立的基础上训练把上动作,把下动作,中间练习以及跳跃练习。通过基本技巧跳、转、翻等的练习,为学生打下了坚实的舞蹈功底,为以后的舞蹈表演以及舞蹈编导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