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报考专业和职业规划指导
首页 · 报考专业和职业规划指导 · 详细内容
报考专业和职业规划指导
大学生素质与竞争力——人的素质和职业素质
作者:[] 来源:[] 浏览:[10544] 时间:2016/4/19

 

 一、素质

(一)素质的概念

素质首先是心理学的一个术语。对于素质这个概念,不同的人对它有不同的理解。有些人把它理解为能力,这有些偏颇。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认为,素质应该包括两个基本的方面:它既包括一个人先天的固有特点,也包括在后天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各种品质和特征。

简单地说,素质是指人先天遗传的禀赋与后天受环境影响和培养教育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

() 素质的结构

根据素质的概念和人体发展的内在规律,我们可以把素质的基本结构划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自然素质,即遗传性、生理性素质,它是人的素质的物质基础和自然条件;是指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感觉器官、运动器官、神经系统和大脑在结构和机能上的一系列特点。

自然素质属于先天的素质。它主要包括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运动能力、对环境和外部刺激的适应能力等诸多方面。

第二部分是心理素质,它是指一个人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心理特征,是以先天禀赋为基础,在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稳定的心理品质。

心理素质既有先天,也有生后的两个方面的因素,即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智力因素包含感觉、知觉、记忆力、注意力、观察力、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等。非智力因素包含情感、动机、兴趣、意志和性格等。二者之间互相融合,互相依存,共同形成人的心理素质水平。

第三部分是社会文化素质,它是指一个人从社会中获得的特质,包括语言、思想、政治、道德、科学知识、劳动技能、行为、习惯、审美等各个方面。

社会文化素质属于后天的素质。它是人的素质结构中的非常重要的方面,决定着一个人的素质的性质和总体质量水平。

自然、心理、社会文化这三个要素由低到高地构成了人的素质。它们之间有机地联系着,共同存在于人的机体中。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互相渗透,又互相制约、互相促进,形成一个统一体。其中,自然素质是基础和载体,社会文化素质是主要内容,而心理素质则在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和人体生命活动的交互运作中起着纽带与协调作用。

(三)素质的特点

素质的结构决定了它的特点。作为人的一种内在特质,素质具有下述特性:

1.内在性。它为一个人所有,存在于人的肌体内,肌体外表虽然可以呈现身体素质的部分特性,但绝大部分素质是不能被他人直接观察到的。只有通过生活和社会行为,一个人的素质才能表现出来。

2.可塑性。人的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可以通过教育进行塑造。缺乏的素质可以通过教育获得;不良的素质可以通过教育改造;一般的素质可以通过教育、训练而提高,变成优良素质。这里所说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3.差异性。人们可以根据素质的不同特征加以分割,以便进行评判研究和设法提高。由于每个人都存在有先天禀赋、生活环境、受教育条件、性别、年龄等差别,所以,对于一个人来说,其各种不同素质的形成、发展和水平是有差异的;对于不同的人来说,他们的素质差别可能比较明显,表现在做同一件事情时,行为方式和行为结果会有差异。事实上,人的素质存在着差异性,具有不同的层次。

4.整体性。一个人的素质是一个多侧面、多层次的协调的整体。所有的结构要素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互相依存、互相渗透,互相制约、互相促进。这些要素的水平及其之间结构的合理性决定着一个人的整体素质水平。

5.相对稳定性。一个人素质的形成要经过个体反复多次的内、外化活动的长期训练,还要在本身塑造起一定的心理结构,即由知识、情感、意志、行为构成的比较健全的品质。品质越优秀,其结构越完善,它的存在与表现就越稳定持久。一个大学毕业生,其素质基本形成,这种素质在较长时间内,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下,都会比较稳定地表现和反映出来,具有比较一致的品质。

但是,素质绝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是可以塑造的,是随着职业生涯的磨练和再教育而不断发展和完善的。

(四)素质的功能

人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科学知识、专业能力、身心健康、人文等许多方面。它对人的成长和发展往往起着决定性作用。

用人单位招聘人才,毫无疑问,都想选录素质较高的毕业生。这是因为,一般来说,具有较高素质的人,其潜能比较大,不但能在通常情况下胜任岗位工作,而且无论遇到什么情况和变动,面临任何危难和压力,都会形成自我适应的心理结构,迅速适应环境条件,施展才华,克服困难,圆满地完成任务。

素质较高的人,都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会把自己的毕生精力贡献给为祖国、为人民谋利益的事业;会兢兢业业 、孜孜不倦地在工作岗位上勤恳劳动,成为一个对人民有益的人。他决不会走错方向,误入歧途。

素质较高的人,都有坚定的信念,有很强的自我克制能力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在人生道路上能够抵御各种诱惑,经受任何考验,迎困难而上,胜不骄,败不馁,尽心竭力地实现自己的目标,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素质较高的人,都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又有出众的社会文化素质,在客观形势需要或机遇面前,就能够发挥出其潜在能动性,脱颖而出,做出一番事业。否则,就可能坐失良机,碌碌无为。

 

二、职业素质

(一)职业素质的概念

一般说来,劳动者能否顺利就业并取得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人的职业素质,职业素质越高的人,获得成功的机会就越多。

职业素质(Professional Quality)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其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及职业情况等方面

(二)职业素质的特征

    1.职业性

不同的职业,职业素质是不同的。对建筑工人的素质要求,不同于对护士职业的素质要求;对商业服务人员的素质要求,不同于对教师职业的素质要求。李素丽的职业素质始终是和她作为一名优秀的售票员联系在一起的,正如她自己所说:“如果我能把lO米车厢、三尺票台当成为人民服务的岗位,实实在在去为社会做贡献,就能在服务中融人真情,为社会增添一份美好。即便有时自己有点烦心事,只要一上车,一见到乘客,就不烦了 ”

2.稳定性

一个人的职业素质是在长期执业时间中日积月累形成的。它一旦形成,便产生相对的稳定性。比如,一位教师,经过三年五载的教学生涯,就逐渐形成了怎样备课、怎样讲课、怎样热爱自己的学生、怎样为人师表等一系列教师职业素质,于是,便保持相对的稳定。

当然,随着他继续学习、工作和环境的影响,这种素质还可继续提高。

3.内在性

职业从业人员在长期的职业活动中,经过自己学习、认识和亲身体验,觉得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不对的。这样,有意识地内化、积淀和升华的这一心理品质,就是职业素质的内在性。我们常说,“把这件事交给小张师傅去做,有把握,放心!”人们之所以放心他,就是因为他的内在素质好。

4.整体性

一个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是和他整个素质有关的。我们说某某同志职业素质好,不仅指他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好,而且还包括他的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好,甚至还包括身体心理素质好。一个从业人员,虽然思想道德素质好,但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差,就不能说这个人整体素质好。相反,一个从业人员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都不错,但思想道德素质比较差,同样,我们也不能说这个人整体素质好。所以,职业素质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整体性。

5.发展性

一个人的素质是通过教育、自身社会实践和社会影响逐步形成的,它具有相对性和稳定性。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对人们不断提出的要求,人们为了更好地适应、满足、促进社会的发展的需要,总是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素质,所以,素质具有发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