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高效了解大学和专业?第一步要这样做!
发布日期:2025/7/2   浏览次数:327

根据我省的志愿填报时间安排,7月5日至7日将进行普通类特殊类型批、普通类常规批、体育类常规批第一次志愿填报;艺术类本科批第一次志愿填报;春季高考本科批第一次志愿填报工作。现阶段,考生和家长应该尽快了解志愿填报的相关政策与信息,提前做好规划。今天我们就带领大家了解一下大学和专业。

三个维度认识大学专业

2025年4月22日,教育部公布202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全国高校共新增专业点1839个,调整学位授予门类或修业年限专业点157个,停招专业点2220个,撤销专业点1428个,教育部同步更新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5年)》,增列29种新专业。新目录包含93个专业类、845种专业。

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专业设置是按“学科门类”、“专业类”、“专业”,三个层次来设置的,即一个学科门类下面设置若干专业类,一个专业类下面设置若干专业。搞清楚“学科门类”、“专业类”、“专业”,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是很有必要的。

第一级称为学科门类。学科是高校教学、科研等的基本功能单位,是对高校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等隶属范围的相对界定。2025年版高校本科专业目录把高校专业分为13大门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不同的学科就是不同的科学知识体系。如经济学学科门类包含经济、财政、金融、贸易等领域的知识,工学学科门类包含机械、仪器、材料、电子、土建、地矿、化工、轻工纺织、航空航天、环境安全、食品科学等领域的知识。

第二级称为专业类。专业类是在同一学科知识体系下,根据知识面侧重的不同而分解出来的不同专业类别。如管理学包括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商管理类、农业经济管理类、公共管理类、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类、物流管理与工程类、工业工程类、服务业管理类等8个学科类。这些专业门类具有相同的理学特性,但相互之间又侧重不同的知识范畴,共计93个专业类。

第三级称为专业。专业比专业类更加具体,是在一个专业门类里派生出来的具体方向。一个学科内,可以组成若干专业。如土木类就包含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四个专业。在不同学科之间也可以组成跨学科专业。如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横跨机械工程和化学工程两个学科,共计845种专业。

高考小百科——专业代码后的字母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的专业分为基本专业和特设专业,并确定了几十种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其中“特设专业”,专业代码后加T;“国家控制布点专业”,专业代码后加K;“特设控制布点专业”,专业代码后加TK。

特设专业(T)是针对不同高校办学特色,或适应近年来人才培养特殊需求设置的专业。特设专业往往是一些新兴的、具有广阔发展潜力的专业,如:金融数学、精算学、知识产权、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等。此类专业的特点是特色鲜明、对口新兴行业、有一定发展潜力。

国家控制布点专业(K)一般都是专业性比较强的专业,跟社会需求有关系的,所以要控制学生数量,对招生规模进行限制。

一般分为两类,第一类是非常热门专业,比如金融学、会计学。开设院校多,招生数量庞大,学生就业竞争压力大,需要国家进行控制布点,防止一些普通大学为了争夺生源,而随意开设“热门”专业。

第二类是专业性非常强的专业,如医学类的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公安学类的治安学、侦查学等。这类专业不仅专业性强,而且就业面相对较窄,也需要国家的控制布点,防止出现大量的待业毕业生。

特设控制布点专业(TK)兼具上面两类专业的特点,可以理解为有明确的、固定规模的新兴需求的专业。就业面非常窄、具有很强强的专业壁垒,含金量较高,如教育康复学、保密技术、精神医学、禁毒学、中医骨伤科学等。此类专业建议学生去到专业实力强的院校学习,更能保障升学和就业。

如下图,以文学这个学科门类为类,大家可以看到学科门类——专业类——专业的关系。


了解了学科门类、专业类、专业的关系后,学生和家长首先需要对14个学科门类有宏观的认识。然后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科优势、以及未来想从事的职业去深入了解。目前很多高校都是按照专业类招生,学生进入大学后,大一主要以基础课程为主,进入大二后则会细分专业发展方向向。



附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5年)


请选择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