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公布《2017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授奖项目》,由青岛滨海学院与青岛理工大学,上海金兆节能科技有限公司,东北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共同完成、青岛滨海学院戴景杰副教授作为主要完成人员的《基于热/力效应的纳米粒子气雾射流微量润滑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2017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技术发明二等奖。
该项目针对我国微量润滑技术换热能力不足、微液滴射流不可控的技术瓶颈以及国外对先进的微量润滑技术垄断等问题,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企业创新基金等项目支持下,历时10年,以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科研模式,开发了涵盖8种基本机加工工艺、5种润滑工况的植物性可降解微量润滑基础油和纳米流体30种,揭示了植物性微量润滑基础油纳米流体油膜形成机理及对切削区的热/力学作用规律,节省切削液90%以上,实现低碳绿色制造。构建了纳米粒子气雾射流微量润滑生产线,并在国内500多家企业应用。项目获得美国、韩国专利授权各1项、中国发明专利授权46项、PCT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27项、软件著作权7项;出版学术著作2部,发表SCI/EI论文85篇,制订国家标准2项。获中国机械工业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全国工商联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山东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
据悉,全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从2008年开始设立,面向全国高等院校开展,每年评审一次,是由全国同行专家审议选定的,旨在充分调动高等学校广大科技人员进行科技创新和推动科技进步的积极性。作为仅次于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三大奖的教育部科技奖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该奖励分设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和青年科学奖,2017年全部授奖项目为320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