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考生问答
首页 · 高考心理辅导 · 详细内容
高考心理辅导
专家:高考后如何做好心理调适?
作者:[] 来源:[] 浏览:[8391] 时间:2020/7/28

高考后,有的考生如释重负,狂吃、狂玩;有的考生心情沉重,焦虑抑郁;还有的考生在没有学习任务的情况下变得迷茫。如何及时调整这些心理问题?高级心理教师、广东实验中学越秀学校心理科组长李艳月为考生们开出心理调适方,教考生们合理规划假期时间,调整心态,健康、舒心度过这个特殊的假期。同时,也提醒家长自身也需要心理调适。
  高考成绩出分先后 考生出现心理冲突
  李艳月表示,学生从高三长期的高强度紧张状态,突然至松弛状态,这两者之间存在巨大的心理落差和生活状态改变。当然,高考结束并不意味着心理压力自然消失了,相反,高考后知道分数的前后,许多同学会不同程度地产生突发性的心理冲突和生理紊乱的现象。
  有一些考生在结束高考的第二天就展开心理咨询。比如有的考生说,以前为了高考每天生活被学习安排得满满当当,但是高考结束,忽然没有了作业和课程表,高考前所设想的各式放松行动都没有兴趣去做,一下子觉得茫然无措,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未来何去何从。还有的同学反映,自己考完以后觉得特别焦虑,成绩没有公布,这个未知数和这种不确定性让自己的心一直悬着,患得患失,加上家长寄予厚望而倍感煎熬,整个人感觉特别不在状态,做什么事情都没有精神,看到同学的狂欢和聚会感到特别孤独和难过。
  李艳月说,无论是悲伤沮丧,还是焦虑茫然,甚至想要放纵补偿的心情,这都是高考后可能出现的反应,在一定程度内都是正常的。毕竟高考是学生时代最大的挑战。一个人忽然从高压的学习状态中到完全放松,大家都会不适应,需要一点时间。同学们可以用恰当的方式去宣泄积压的情绪,丰富考后空窗期生活。
  梳理中学学习生活 转移注意力关注当下
  李艳月建议,首先,同学们可以在高考之后暂时把对成绩的期待放一放。如果感到焦虑、情绪低落、无聊、烦躁……可以主动与父母、朋友多沟通,把自己的负面情绪表达出来。
  考生还可以关注当下,为所当为,尽量不让不必要和无效的焦虑思绪扰乱日常生活的质量。比如,当考生感到紧张情绪来袭时,可以试试深呼吸,在一呼一吸之间放松自己的身体,在头脑中为自己构造一个最让你舒适的场景来重获安宁,比如想象在山林之中,海滩之上,无边无际的天空云朵中。又或者直接面对自己的焦虑,想想最坏的可能是什么,并为之做好准备。除此之外,还可以听一些舒心的音乐,可以在确认安全的前提下,与朋友或者家长一起去旅游等等。这里强调特别注意人身安全。当然,如果感觉焦虑或者出现抑郁情绪不能调整或者通过家人疏导不能缓解的时候,需要及时寻找专业心理医生和心理咨询师。
  其次,同学可以花一些时间对整个中学时代的学习生活进行梳理。对于绝大多数同学来说,无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高考后进入成年迈向独立是人生的一个新发展阶段,对过往的整理正是我们顺利开启大学生活的宝贵财富。
  再次,还是要注意有规律地生活作息,制订合理的学习、生活计划,可在高考后进行一些新的学习。比如利用高考之后的时间,去读一些自己一直想读又没有时间读的名著;也可以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打暑期工、做义工,体验一下不同的生活,多方位了解社会,增加人际交往的实践;也可以利用近这段时间,参加一些提高艺术修养或技能的集中培训班,或者结合对未来大学生活的预期做一些活动安排,比如尝试学习一些生活必备能力,包括自己洗衣服、收拾书桌、做饭等,这些将是你到大学后的必要生存技能。与大学生活建立联结,重建有序、有节制的生活节奏,在实践中减轻茫然,找到方向,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
  第四,理性面对高考成绩,注意力转移到志愿填报。考生把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特长、性格特点放在前面,同学可以结合自身和实际情况做好优劣势分析,更多地了解自己可能就读的专业,有可能的话提前在学校官网上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专业版面,了解未来自己的学习状态和就业前景。在选择志愿方面,可以多方参考,父母的意见很重要,当父母意见和自己不一致时候,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全面信息跟父母理性沟通。
  此外,大部分家长都会特别看重孩子的高考成绩,为高考的结果而担心。家长们要先留意自己的情绪状态,及时调节,避免成为负性情绪输出源。在等待成绩揭晓的日子里,家长既可适度关注,但又不要过度卷入,需要和孩子一起坦然接受,共同谋划孩子未来。